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/T 218-1996 代替GB 2l8-83 Determination of carbon dioxide content in the mineral carbonates associated with coal 前 言 本标准是根据国际标准ISO 925:1980《固体矿物燃料—二氧化碳测定—重量法》和GB 483—87(煤质分析试验方法一般规定)进行修订的,在技术内容上与该国际标准等效。 根据GB/T 1.1-93和GB 483-87的规定,本标准在修订中,保留了GB 218-83中的主要技术内容,修改了有关的术语和符号,删除了附录A及一些文字说明,将吸收管质量恒定和空白等试验列入到正文中,规范了表达格式。同时增加了本国前言部分,使修改后标准更加合理并与ISO接轨。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,同时代替GB 2l8-83。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提出。 本标准由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。 本标准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学研究所、河北煤田地质研究所负责起草。 本标准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学研究所负责解释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:刘玉珍、邓秀敏。 本标准l963年首次发布,l983年第一次修订。 1.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方法,适用于褐煤、烟煤及无烟煤。 2.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,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。本标准出版时,所示版本均为有效。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,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。 GB 474—83 煤样的制备方法 GB 483—87 煤质分析试验方法一般规定 3.方法提要 用盐酸处理煤样,煤中碳酸盐分解析出二氧化碳,后者用碱石棉吸收,根据吸收器质量的增加,求出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。 4.试剂 所用水均符合GB/T 6682《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》要求的三级水,并经煮沸除去二氧化碳。 4.1 盐酸(GB/T 622):(1+3)溶液。 4.2 硫酸(GB/T 625):相对密度l.84。 4.3 无水氯化钙:粒度3~6mm。 4.4 碱石棉或碱石灰:粒度1~2mm。 4.5 粒状无水硫酸铜浮石:把粒度为1.5~3mm的浮石浸入硫酸铜(GB/T 665)饱和溶液中,煮沸2~3h,取出浮石置于搪瓷盘内,然后把瓷盘放入干燥箱中,在l60~170℃下经常搅拌干燥到白色,保存在密闭瓶中备用。 4.6 润湿剂:95%乙醇(GB/T 679)。 5.仪器、设备 编辑整理:恒科仪器技术部 时间:2020年07月11日 |